向 贫 困 告 别 ——甘肃礼县农商银行开展精准扶贫纪实

·  日期:2019-07-19        ·  阅读:1766

编辑:祁  波

 

在新时期的扶贫攻坚中,当国列贫困县礼县作为陇南精准扶贫向北的眺望,它便增添了该县农村商业银行重视社会责任与担当的特殊意义。这个非凡的意义促成了政府与企业携手并进,秦皇故里将在修复生态,还绿于民和电商扶贫的号角声里迎来它堪称绝美的华丽蜕变。

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和中华原生文化的摇篮,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历史上曾是全省有名的产粮大县。但是,由于多年沿袭自给自促的农业经济模式和长期违背自然规律,对土地的用养失衡,绿色植被锐减,占全县幅员面积70%的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大片耕地分割得支离破碎。由于缺少森林庇护,山洪汇流,泥沙下泻,导致“一水石河”泛滥成灾,自然灾害连绵不断,成灾面积逐年增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和逐步恶化。90年代粮食亩产只有100多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使礼县人民长期过着“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的穷光景,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严酷的现实,引发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农商银行决策者的深刻反思,重新考虑振兴礼县农业经济的支点。他们认为扶贫不是恩赐,而是亏欠和还帐。因此,必须实心实意地干,半心半意不行,无心无意不行,假心假意更不行!

可以断言,扶贫攻坚成效的关键之举在于精准。只有审时度势、改弦更张,把礼县放在历史的、现实的、本县的、外地的纵横坐标上,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重新认识礼县;从战略的高度,理清把绿色银行搬上山为特征的发展思路,选准本县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林茂果丰粮足的新局面,使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才能重振礼县产粮大县的雄风,消除贫困状况,实现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增值,实现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

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的强弱。因此,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治本措施上。为了尽快进行生态修复,县上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痛下壮士断腕的决心,先后关停了5家年产万两黄金的矿山,切实做到还绿于民。礼县人民的心里明白,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既让全县45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160个特困村的16.42万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又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此,全县上下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具有礼县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以促进礼县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心中有忧患,脚下有行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逐步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这个一切生产力载体的综合生产能力,他们按照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陇南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采取“整合力量,集中攻坚”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对照片区大小、贫困程度、攻坚难度,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普查活动,按照农户全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身体状况,有何技术特长、家族经济状况、存在那些困难、对金融扶贫有那些要求等项目,逐项填写,并在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以白河、大滩、崖城、洮坪4个特困片区为主,选择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经济基础的100个贫困村,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帮建、整合资源、金融普惠,整村推进的形式,制定党员干部和贫困户“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年底检查实实在在没有水份的收入增长。切实抓好“百村扶贫示范工程”,举全县之力改变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使缺林少树的荒山秃岭披上生机盎然的绿装,变成摆脱贫困的金山银山。

希望大是鼓舞和激励,困难大是压力和鞭策。如此浩大、宏伟 、紧迫的扶贫开发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在当前国家财力还不雄厚的情况下,等、靠、要只能坐失良机。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是扶贫攻坚的根本途径。没有切腹之痛,没有心急如焚之感,就难以激发出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拿出突破常规的状态,在贫困山区方圆800里的土地上,县乡党委政府和机关各部门各负其责,带领自己的队伍,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组织会战,全县上下迅速掀起拓荒山、建果园,治河滩、修农田,实行连片规模开发,大力营造经济林带的高潮。负责搞经济林建设的,从联系购苗,到组织挖坑栽树,紧追不舍,一抓到底;分工组织修建产业路的,从测量到施工,再到检查验收,环环紧扣,一丝不苟。他们自觉地意识到,搞精准扶贫是救人于疾苦,不尽心尽意就是失职,就碍于密切党群关系。如果你当你的贫困户,我做我的“太平官”,例行公务,应付差事,无精打采,敷衍了事,这样颇有难度的工作,能做好吗?

在县乡干部和农商行职工以身作则的感召下,有的地村在林果业开发与冬季水利建设发生劳力冲突时,组织“父子兵下河治水,娘子军上山造林”,全村家家门上一把锁,户户家中无闲人。昔日沉睡的山岗,如今兴修梯田的机声隆隆,新修的盘山公路上一辆辆满载树苗的汽车和拖拉机来往如梭。有的村离荒山较远,就在山上搭工棚,吃住在山上,荒山不绿不收兵。有的小学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上山慰问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绿化“大军”,出现了许多动人的场面。

就这样,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荒山,那一道道陡峭的山梁被削平,一条条深沟被填平,古代传说愚公移山的奇迹和秦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西汉水沿岸已变成了现实。

礼县人民用山一般的意志,必将得到山一般的回报。

在实行山的深度开发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了以土地流转等集聚资源要素为主的农业生产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将土地进行适度流转,对村组长期闲散和杂乱的土地进行分类整合,实行公开流转招租,让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集中连片经营,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县农商银行在金融支撑上专注破解农户发展经营中的资金瓶颈,简化贷款流程和手续,累计发放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7亿元,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8亿元。县乡也根据自己的财力,相应地投入一定的资金,群众主要是投工投劳,大搞造林种果。他们将海拔800米以上不宜种果的山顶山脊作为水保生态林区,逐步发展阔叶林和蓄水性能强的混交林,着力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山腰中部以优质苹果、核桃、花椒为主,大力发展经济林,山脚采取粮果间作套种模式,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林果带,逐步实现了开发与环境统一,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昔日穷山恶水,满目疮痍的景象,已被层层梯田、绿树成荫的林草替代,呈现出山不憔人不愁可喜局面。催耕布谷恢复了昔日的欢快,锦鸡、梅花鹿、羚羊、野兔出没林间。危害农业生产的多种自然灾害逐渐减少,山下麦浪滚滚,到处是粮仓;山上绿波荡漾,花果飘香,变成取之不竭的“绿色金库”。按照县农商银行董事长郭玉忠的话说,它预示着礼县人民通向富裕的商海蓝天!

金秋时节,陇南北部山区进入了收获的季节,礼县西汉水沿岸60公里、覆盖14个乡镇24.7万人的优质苹果林带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在53.6万亩硕果累累的田野上,远近闻名的红元帅、红富士和金冠等优质苹果,不仅内销全国各地,而且还引来了印度、东南亚及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收购。浓缩苹果汁出口欧美24个国家和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来自天南海北果商、周边县乡的务工人员云集于此。放眼望去,一辆辆满载苹果等农特产品的大卡车整装待发,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和国际口岸。走向世界的礼县苹果流光溢彩,映衬着人们喜悦的笑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道风影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果农,但早出晚归,每天平均工作近14个小时;他们也不是果商,而是县乡干部和该县农商银行职工组成的支农服务队,为各地经销商在当地开展业务提供便利条件。为了使苹果产销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他们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们付出常人不能和不愿付出的劳动,透支着自己的体能和心力,长期奔波在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几乎每个人都积劳成疾,行长张永香有家不能回,难尽父母孝,长期过着“单身汉、大食堂”的生活,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使贫困户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身为扶贫攻坚领军人物的董事长郭玉忠,由于劳累过度,引起腰椎肩盘严重变形,被人掺扶着住进医院;一位年仅30岁的基层分理处主任,在工作岗位上晕到在地,一查已是肝癌晚期,住进医院仅3天就与世长辞了……

生活的节奏如此紧张,扶贫攻坚硬的仗如此艰难。但是,礼县农商银行的创业者却没有熄灭过自己心头那开拓奋进的生命火把。他们是挺起秦皇故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不屈脊梁,他们的精神在生命不息的熊熊火焰中升华。

奋斗与成果相伴,拼搏同实绩并行。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换得山河巨变,政涌人安。全县通过招商引资、苹果产销协议、银企对接贷款协议等方式,共签下18.65亿元的大单。产自贫困山区的名贵大黄,也远销西欧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铨黄”,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字王牌。他们还积极帮助和药农果农率先搭乘电子商务的快车,形成县有平台乡有站、村有点的电商组织体系,插上品牌拓展和转型跨越的翅膀,使空间上的千山万水变成网络上的近在咫尺,引领大家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向贫困告别,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金光大道。

礼县有希望,希望在人间!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