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进行时——滨水宜居的幸福美丽之城
采编: 王铁腱
这是一座文化深厚、钟灵毓秀的幸福美丽之城;
这是一方充满活力、创新开放的投资发展热土;
九曲十一弯的沱江穿城而过,临江而居的城市因水而兴。
山的坚韧,水的灵动。赋予了这座城市诚信包容、创新开放的特质,孕育出420万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人民。
中国——内江。
一个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正在成渝城市群中卓然崛起!
走进内江
滨水宜居的幸福美丽之城
内江,古称“汉安”,因盛产甘蔗、白糖、蜜饯,也被称为“甜城”,是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书画之乡”美誉。
内江历史悠久,主城区有2000多年建城史,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高新区,121个乡镇(街道),人口420万人。
内江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2016年经济总量达到1297亿元,是全省经济总量过千亿的12个市州之一,也是全国的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内江发展机遇难得,不仅面临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重大机遇,也面临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川南城市群崛起等重大部署全面铺开的宝贵机遇。
内江,正瞄准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建成“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的宏伟目标,努力实现一个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在成渝城市群中卓然崛起。
产业内江
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
内江是四川省老工业城市,也是川南电力基地和四川两大电力输出网之一,发电装机容量达190万千瓦,有3座主力火力发电厂和10余座水电站,拥有全国首座1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机组。内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查明煤炭资源储量8000万吨,天然气储量360亿立方米、石灰岩总储量38亿吨,页岩气储量达1.26万亿立方,相当于12.6亿吨级油田,水、电、气供应充足,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内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无花果之乡”威远,连片无花果面积达到3.1万亩;“中国血橙之乡”资中县,血橙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拥有“内江黑猪”、“市中区白乌鱼”、“资中东尖”、“隆昌豆杆”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以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生猪、水果、特种水产基地,正全力打造“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发展领先西部的现代农业。
内江是四川省一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三个市之一;内江拥有各类中级以上科技人才4万余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300多家,全市3所本专科高等院校和一大批品牌职业学校,每年培育中高级专业人才2万余人;内江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6%、22.6%。
以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为目标,内江坚持融入成渝、配套成渝、服务服务,加快发展冶金建材、机械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 服务业,形成了以西部钒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美丽内江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内江牢固树立“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规划精描细绘、建设精雕细刻、管理精耕细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在城市,持续推进“一中心四组团”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不断优化“一心两廊、三城多片”的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县城和特色城镇,全面提升业态、生态、形态、文态,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0万人,形成百万人口大城市、中等城市与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在农村,全面推进山水田林路房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内江是傍水而生,依山而建的山水城市,九曲十一弯的沱江穿城而过,临江而居的城市因水而兴。内江现有旅游景区30余处,景点180多个,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成渝沿线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武庙,“中川第一禅林”圣水寺,“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古牌坊群……内江的历史古迹、文化遗址、殿堂庙宇、禅林寺院枚不胜举,独特的人文景观同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构成川东南独有的旅游胜景。
枢纽内江
打造“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
内江是交通部规划的区域性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川南咽喉”、“巴蜀要塞”。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和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境内现有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1条高铁,成渝高铁建成通车后,内江融入了成渝“半小时经济圈”。
内江区位优势明显,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达云贵,北通陕甘,向东可以依托四川省唯一两个千吨级港口——泸州港和宜宾港顺长江而下连接沿海地区,向西、向北可利用“渝新欧”“蓉新欧”两条物流通道连接中亚、欧洲和俄罗斯,向南可以利用北部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接东南亚、南亚。特别是已经通车的成渝高铁与正在建设的川南城际铁路在内江交汇连接,内江“成渝立交桥”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以内江为中心的200公里、2小时车程范围内,拥有12座特大、中型城市,4座机场,3大港口。内江正抢抓国家、省上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五个30分钟内江”:通过成渝高铁,实现内江主城区30分钟到达成都、重庆;通过成渝高铁和规划中的新机场至资阳城际铁路,实现内江主城区30分钟到达天府国际机场;通过内江至宜宾、内江至泸州城际铁路,实现川南城市群的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之间30分钟到达;通过高速公路和4条快捷通道,形成内江主城区与隆昌、资中、威远城区的30分钟交通圈;通过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实现内江各县区与所辖乡镇之间30分钟通达。
活力内江
以改革开放新突破增添发展新动能
内江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五位一体”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放管服”和财税、金融、投融资、商事制度、国有企业等改革,积极争取全国全省改革试点布局内江,加快建设富有创造力、充满活力的改革先行市。
内江,正在全力打造成渝经济区会展名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绿色中国行”首次入川,就来到甜城内江;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连续在内江举办,吸引来自南亚、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众多企业参会参展;近年来,内江共举办欧洽会·内江专场推介会、川南电商博览会、海外高端人才内江行等大型会展活动30余场次,形成了完备的办会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办会经验。
内江是四川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州之一,拥有“全国开放型政府杰出服务奖”的金牌荣誉,正倾力打造“办事态度最好、办事程序最少、办事速度最快、办事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华润集团、中国神华、中国建材、天津物产、万达集团……一大批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国企、知名民企落户内江,全市外来投资企业已达2000余户。
绿色内江
建设美丽四川先行区
内江把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科学、自然、人本、效应”原则,把绿色作为内江发展的鲜明底色,让内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内江人与水为伴,内江城因水而兴。为了保护好母亲河——沱江,内江把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作为“世代工程”来抓,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增树增绿、减排减污、环境综合治理“一增一减一治”,全面实行河长制,扎实抓好“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着力营造绿色社会风尚,建设和涵养良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先行区。
内江正举全市之力,强力组织实施一批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重大项目,到2020年,纳入考核的内江沱江流域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82%,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比例达到省控制目标要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探索走好一条丘陵地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的新路子。
如今内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总量减排居全省第一方阵,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二,正在全力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幸福内江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内江瞄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做到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民生工程优先安排、民生需求优先满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脱贫、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等问题,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内江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改变农村面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锁定301个贫困村、9.5万贫困人口脱贫对象,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抓好住房安全、产业发展、低保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扶贫等重点工作,力争提前完成省上下达的脱贫解困目标任务、在川南经济区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内江持续用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4.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享受了免费营养午餐,为12.5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内江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十大社会事业惠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五大保险覆盖人数达340万人次、新农合居民参合率达99.8%。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1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86元,增长8.5%,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电子信息
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再发展
内江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抢抓建设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机遇,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了以笔记本外壳、连接器、液晶显示模组生产及其配套为主的三大产业链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形成了以信息安全为特色,以软件产业为新增长点的发展格局。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应用产品制造起步,向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研发集结,成为全市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内江有信息安全企业11户,其中,信息安全产业核心企业5户,信息安全加工制造及配套企业6户。有国家(地方)下一代互联网实验室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户,博士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所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2016年实现总产值33.9亿元,同比增长1.6%;出口交易额1667.17万美元,同比增长3.2%。
内江正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战略,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方向,以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为中心,以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以应用示范为切入点,以集中集聚发展为关键点,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和研制核心产品,加快做大电子信息产业总量,构建产业集群,打造内江经济发展新增量、产业发展新特色、城市形象新名片。
新材料
建设西南一流新材料产业园区
内江拥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市已有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威远凤凰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羽玺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建材(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内江海德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富国电工有限公司、四川塑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内江市恒世达建材有限公司、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内江德天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12户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正以特种玻璃、功能陶瓷、高纯金属材料冶炼等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超硬材料等新材料研发和生产,促进全市新材料企业转型升级。
去年,内江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63亿元,同比增长14.3%。主要新材料产品有钒钛新材料、单晶铜键合引线、无卤阻燃材料、防静电离型膜、精密涂层保护膜、LOW-E玻璃、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增强材料、改性塑料等。
内江正在打造规划面积约67公顷、总投资30亿元、西南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引进一批符合国家鼓励类的新材料生产企业,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新材料研发机构,形成与玻纤相关联的完整新材料产业链。